从积石山到兰州:跨学科合作打造灾后康复新模式

broken image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遭遇了一场6.2级地震。这场灾难不仅震撼了当地,也对基础设施和医疗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许多居民流离失所。昆明爱无疆团队与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迅速行动,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了手部支具,为灾区的骨科病人带来了急需的康复支持。

学术与实践并行的探索之旅

在2024年3月的“一带一路”西北康复医学论坛上,爱无疆团队分享了灾后康复经验,并邀请全国资深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提升灾后康复效率与效果。此外,团队还详细介绍了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支具定制的实践过程。

随后,团队冒着冰雪前往积石山县,为社区伤员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验证,更是一次全新的模式探索。为了使康复服务更贴近社区需求,爱无疆团队在论坛结束后立即展开入户探访,帮助患者在家中完成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一位股骨骨折的患者在接受指导后感慨道:“感谢你们的帮助,我终于可以重新走出家门,生活又有了希望。”患者从卧床到能够步行的过程,不仅是身体康复的体现,更彰显了团队的专业与耐心。

broken image

跨学科协作助力社区康复

2024年4月,爱无疆团队与甘肃省康复医学会、兰州大学及当地社工组织合作,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社区康复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康复治疗师和社工共同探访了9个家庭,服务了11位个案。

通过社工的协助,患者的生活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例如,一名腰椎骨折术后的患者,在接受康复团队指导进行肌力训练后,不仅能下楼散步,甚至在几天内恢复到了骑摩托车的状态。社工团队帮助协调了患者的医疗资源,同时解决了经济援助问题,让患者不仅收获了身体的康复,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broken image

资源整合的价值在兰州体现

2024年12月,爱无疆参与主办的灾后社区康复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此次会议汇集了来自全国多家机构的专家学者,如兰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甘肃省康复医学会等,共同探讨资源整合与多学科协作的最佳实践。爱无疆团队展示了其在积石山的康复服务模式,并以真实案例为支撑,强调了跨专业协作在灾后社区康复中的关键作用。

会议的讨论延伸到了伤残人士居家康复与社会融入的挑战。通过实地经验和学术探讨的结合,会议为跨学科协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正如一位与会专家所说:“灾后康复,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文关怀的延伸。”

broken image

从积石山到兰州,爱无疆团队不仅实践了灾后康复的新模式,更展现了跨学科合作在社会服务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整合资源、协同服务,爱无疆为灾区伤员带来了身体康复和精神支持的双重力量,这一模式为未来的灾后救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