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昆明爱无疆社区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廖鹏和作业治疗师刘建春,按计划到积石山进行灾后社区康复项目推进,并联合甘肃省康复医学会、兰州大学与积石山当地社工组织,进行了一场康复治疗师与社工跨专业合作服务,并探讨共同推动地震灾后社区康复模式。


各团队到达积石山县地震灾区
参与本次活动的成员包括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系古学斌教授、叶少勤教授,兰州大学钟耀林、张庆宁,甘肃省康复医学会秘书长寄婧、康复治疗师萧玉婷和石玉其,以及兰州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彭贤清。
活动开始时,参会者通过当地社工的介绍了解了灾区的实际情况和社区康复服务的需求,并与地震伤员进行了探访。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发现了许多合作的可能性。社工能够利用自身在灾区的扎根优势和与伤员建立的良好关系,将有需求的个案转接到爱无疆接受社区康复服务;接受康复治疗师转介解决生计、资源分配等问题。爱无疆则根据自己在社区康复服务方面的经验,协助社工机构完善社区康复需求评估问卷制作、接受转介提供社区康复服务、远程指导康复训练等。这种模式带来的优势包括:将专业社区康复服务与更全面的资源整合相结合、将远程与面对面的优劣势互补。爱无疆也将继续实践和探索将该模式运用到更广泛的灾后社区康复服务中去。


爱无疆团队与地方社工展开座谈交流
本次活动中,爱无疆团队与兰州大学和当地社工团队共同探访了9个家庭的11位个案。其中一位股骨骨折伴糖尿病的个案,因长期骨折及手术伤口未愈合。导致个案日常生活自理受限明显、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居家康复训练实施,且有发展成骨髓炎的可能性。此个案需要社工跟进入院处理基础病及院内康复,且因为家长有3个孩子要照顾,存在因病致贫等问题,需要社工对接资源。




对股骨骨折个案进行康复指导及3D扫描
另一个腰椎骨折、骨盆骨折术后的个案,由于缺乏系统性康复训练,在骨折已经完全愈合且在地震已经发生了5个月的时候,仍然需要使用双腋杖上下楼梯、几乎不能走出家门。在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宣教和指导下,尝试了脱杖上下楼梯、进行髋周肌群自我牵拉、腰背部、下肢肌力训练。第二天,驻地社工已经给我们反馈,该个案已经出门去村里散步聊天啦;第三天已经骑摩托车上街啦。




现场进行康复训练治疗
2023年12月18日,全国人民为甘肃积石山牵肠挂肚,时隔5个月,太多的事情似乎已经让积石山淡出大家的记忆。但是,当我们去到当地,伤痕仍在;灾后重建的如火如荼之势振奋人心。爱无疆和诸如兰大、幸福里这样的社工机构,一直没有忘记他们,深度的服务也一点点渗透进当地除伤员外的残障者。









地震伤员接受康复治疗
我们愿意与更多的社工团队、专业人士一起,为灾区的康复工作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铸就更美好的未来!
